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后双减时代最痛案例!7岁男孩补习班坠亡,堵补课堵不住家长无助

后双减时代最痛案例!7岁男孩补习班坠亡,堵补课堵不住家长无助

近日,后双温州7岁男孩补习班坠楼身亡事件引发关注。代最堵

事发时,痛案南川市某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补课班曹老师在客厅辅导3个孩子写作,例岁7岁的男孩曾虹博和另外两个孩子被留在那个无人看护的小房间里休息。那扇位于14楼的补习班坠补课窗户,没有护栏。亡堵没人确切知道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住家助只知道这个孩子,长无最终从14层的后双高度坠落,生命戛然而止。代最堵


一个7岁的痛案孩子,暑期补的例岁南川市某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是什么?看图写作。这听起来就带着一股荒诞。男孩7岁还只是补习班坠补课一年级的孩子,补什么写作?

然而,在巨大的学业压力和“不能输在起跑线”的集体焦虑驱使下,连这个最稚嫩的群体也被裹挟进了“超前学习”的洪流。


比7岁孩子出现在写作补习班更令人深思的,是事件背后那巨大的“暑期托管真空”。曾虹博参加的暑期班,5周,1800元,每周2次课。这个时间集中的模式,与其说是“提升成绩”,不如说更像是一个“事实上的暑期托管所”

对于无数双职工家庭而言,漫长的暑假如何安置孩子,是一个年复一年的现实难题。社区托管服务覆盖不足,公益性活动稀缺,安全可靠的商业托管机构费用高昂。于是,藏身于居民楼、价格相对“亲民”的“黑教培”,就成了许多家长无奈甚至“首选”的托管方案。


悲剧发生后,家属的愤怒与诉求不难理解。他们控告曹某“过失致人死亡”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但警方的回应却让事件陷入更深的漩涡:不予立案,理由是没有犯罪事实。


这引发了家属强烈的不解与抗议:这里有收费记录、有上课视频、有作业批改,怎么就不是“教学机构”?他们的逻辑很直接:只要在进行教学行为,就该承担教育机构的安全责任。这代表了很多家长朴素而普遍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 家属执着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立案,这固然是悲痛下的强烈诉求。但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无论该场所是否被认定为“教育机构”,其经营者曹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安全保障义务。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赔偿,是法律上更清晰、更可行的维权方向。

误区二:将“教学行为”等同于“行政认定的教育机构”。家属认为“有教学行为就应担责”,这混淆了行政管理和民事侵权两个层面。教育部门认定其为“非法机构”,是因为其没有取得资质,且双减后再没有批准学科培训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曹某作为实际提供看护和教学服务并收费的经营者,就能免除对在其场所内孩子人身安全的基本注意义务和侵权责任。

误区三:家长部分回避了自身的监护责任。作为监护人,在将7岁的孩子送入一个位于14楼、窗户无护栏、藏身居民楼且资质不明的补习班时,是否尽到了审慎选择和安全核查的责任?调查显示,仅有不足三成的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会认真核查场地安全资质。在“成绩提升”的诱惑或“有人看管”的便利面前,对场地基本安全(如高层窗户防护)的忽视,也是监护链条上令人痛心的一环。


曾虹博的陨落,反映出我们社会在转型期的集体困境:政策上坚决叫停学科培训,但配套的、普惠的的暑期托管体系却未能及时填补空白;家长们一边痛斥教育内卷,一边又身不由己地将更年幼的孩子推向“抢跑”的赛道,甚至在选择服务机构时,对安全这一最底线的要求都可能让位于成绩或便利的考量。

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严惩一个无证经营的退休教师,我们更需要一场深刻的集体反思与行动。


社会层面: 如何真正落实“双减”精神,构建多元化、普惠性的暑期儿童看护与活动体系?让社区资源活起来,让公益性活动多起来,让双职工家庭不再为孩子的暑期去处忧心如焚。

监管层面: 在打击“黑教培”的同时,能否建立更务实的疏导机制?例如,对符合基本安全标准(如强制安装防护栏、限人数、买保险)的居民楼小型看护点进行备案管理,纳入社区安全网格,将其从完全失控的“地下”纳入有基本安全保障的“半阳光”状态?

家长层面: 能否回归理性,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警惕低龄化学科培训的伤害?在选择任何托育或学习服务时,将场地安全、人员资质置于绝对优先的考量?主动核查环境,问清看护细节,将孩子的生命安全置于一切期望之上。


一个7岁孩子的生命,消失在14楼补习班敞开的窗口。这血的代价,不该只换来对“非法”的谴责,更应唤醒我们对整个体系漏洞的修补,对儿童生命权至高无上的敬畏,以及每一个环节对自身那份沉甸甸责任的担当。孩子的暑假,不该在14楼无护栏的补习班里度过,更不该以这种方式终结。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俄媒:普京到访阿拉斯加将“创造历史”

    俄媒:普京到访阿拉斯加将“创造历史”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9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8月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对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访问将创造历史,此前从未有俄罗斯领导人到访过该州。  报道称,在苏联时期,赫鲁晓夫、柯西金 ...[详细]
  • 美官员:涉嫌暗杀特朗普的嫌疑人没有开枪

    美官员:涉嫌暗杀特朗普的嫌疑人没有开枪   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治安官里克·布拉德肖表示,涉嫌暗杀前总统特朗普未遂的嫌疑人瑞安·劳斯当时未能直接看到特朗普,也没有机会开枪。当时一名特勤人员发现围栏外伸出一支带有瞄准镜的枪支,立刻与 ...[详细]
  • 揭秘禁足球员与庄家交易:直接用个人账户

    揭秘禁足球员与庄家交易:直接用个人账户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9月10日晚,国足1:2被沙特男足绝杀,在多打一人的情况下,在主场没有拿到积分。就在国足与沙特男足比赛的当天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在大连联合召开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 ...[详细]
  • 沪指跌破2700点 下跌个股超4500只

    沪指跌破2700点 下跌个股超4500只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8日电,指数午后持续走弱,沪指盘中跌破2700点整数关,另外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0.6%,Sora概念、免疫治疗、PVDF等方向跌幅靠前。全市场超4500家个股下跌。 ...[详细]
  • 特朗普称已与普京就结束俄乌冲突方式基本达成共识

    特朗普称已与普京就结束俄乌冲突方式基本达成共识   当地时间8月15日,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俄乌冲突将以领土交换以及美国对乌克兰提供某种形式的安全保障作为结束方式。  “嗯,我认为这 ...[详细]
  • 美国务院:美国没有参与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

    美国务院:美国没有参与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当天的简报会上表示,美国正在收集有关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强调美国并没有参与其中。米勒同时表示,美国没有对谁可能是寻呼机爆炸事件的幕后黑 ...[详细]
  • 全国科普日丨农业火种

    全国科普日丨农业火种 大地的深处,一粒粒种子正悄然从土壤中苏醒。它们曾在土壤的怀抱中沉睡,积蓄着生命的秘密。现在,这些种子带着各自的使命,长途跋涉,从自然的深处迈向科技的精心保护。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怎样的全新旅程?千万I ...[详细]
  • 70亿元!社保基金再出手,战略投资国投电力

    70亿元!社保基金再出手,战略投资国投电力   国投电力600886.SH)9月17日公告,拟以12.72元/股的发行价格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会)发行550,314,465股A股股票,交易金额不超过70亿元。募资扣除相关发行费用 ...[详细]
  • 日本石破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石破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今天8月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自石破内阁成立以来,首次确认有内阁成员进行参拜。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 ...[详细]
  • “梦想”掘进

    “梦想”掘进 “梦想号”竖井掘进机,是上海地下智慧车库掘进的“绝对主力”,其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铁建重工)联合中铁十五局集团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而成,填补了掘进机产品型谱的世界空白,“梦想号” ...[详细]